007:大破量子危機DVD,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DVD,007量子危機DVD,情愫危機DVD,萬達DVD專賣店-www.rutenmall.com
歡迎來到露天商城! 會員登入免費註冊/加入會員
以下*標為會員必填資料:
  *
  *
  *
  *
    【此項可留空不填】
  *【以09開頭+後8位】
  * 常用郵箱

007:大破量子危機DVD,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DVD,007量子危機DVD,情愫危機DVD,萬達DVD專賣店-www.rutenmall.com

首頁 > 藍光光碟/BD> 其他藍光
藍光原版【007:大破量子危機/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007量子危機/情愫危機】2008年
直購價:NT$450
  • 發音:英語發音
  • 字幕:中文字幕
  • 碟數:1
  • 集數:全集
  • 介質:BD
  • 包裝:全新盒裝
  • 運費:NT$150
  • 運送方式:貨到付款
數量:
溫馨提醒:支持黑貓宅配,全家、萊爾富、711門市!
  • 拍賣檔案
  • 問與答(0)
劇情簡介

SJ-0060A 007:大破量子危機/007量子危機(臺)/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港)Quantum of Solace
獨有原版及全中文導航雙模菜單,米高梅A區全球最佳影音版,薈萃各區精華集合中英法日韓泰官方譯本,尊享全球最完整近一個半小時珍藏花絮並附全程中文字幕,收錄源碼六區官方5.1北影公映國語及TVB明珠臺粵語配音
英語DTS-HD5.1/法語5.1-448K/西班牙語5.1-448K/國語5.1-384K/粵語2.0-192K/日語5.1-384K/泰語5.1-448K
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中文繁體/中文繁體/日文/韓文/泰文/印尼文/馬來文
獨家專屬原生及全漢化究極雙模播放架構尊享全球最完整近一個半小時珍藏花絮/音樂錄影帶:亡命又一途/邦德影片外景地巡禮/拍攝之初/片場直擊/邦女郎快艇追逐戰/導演馬克·福斯特面面觀/電影主題曲製作/製作班底檔案/預告片
片名:007:大破量子危機
又名: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007量子危機/情愫危機
英文片名:Quantum of Solace
國家/地區:美國
區域:歐美
出品:米高梅[美國]
發行:哥倫比亞(索尼)/米高梅 Columbia Pictures (Sony), MGM 
類型:動作 驚悚 冒險
導演: 馬克·福斯特Marc Forster 
編劇:
主演: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 歐嘉·柯瑞蘭寇Olga Kurylenko 傑瑪·阿特登Gemma Arterton 朱迪·丹奇Judi Dench
分級:美國PG-13
上映時間:2008年11月5日
詳細劇情
戀人維斯帕的死,在詹姆斯·邦德(丹尼爾·克雷格)心中縈繞不去。為了窮究真相,揪出幕後黑手,替維斯帕報仇雪恨,邦德和老上級M女士(朱迪·丹奇)聯手審訊險些逃脫的懷特,卻由此得知敵手網路遍及四處,遠比想像中更為複雜陰險!
一張銀行支票、一樁暗殺和鑒證部門的調查,將英國軍情六處的目光引向了加勒比海岸。據情報,某神秘犯罪組織在海地銀行開設帳戶,其中詭異甚至牽涉到軍情六處中的內鬼。已初現大將之風的邦德,被派前往海地。然而,在帶走死者留下的手提箱時,007卻險些陰溝裏翻船,成為美女卡米耶(歐嘉·柯瑞蘭寇)的槍下冤魂。不過這次險情並沒有白費,通過卡米耶,邦德認識了一個叫多米尼克·格瑞(馬修·阿馬里克)的神秘商人,案件終於有了些眉目。
輾轉奧地利、義大利和南美,邦德逐漸摸清了對手的底細。格瑞不但是個謹慎冷血的財團巨鱷,還暗地操縱英美情報內部的隱線,串通中東產油國的反叛組織首領,以支持對方奪權作為交換,全面控制該國的土地和自然資源。
為復仇窮追猛打不擇手段的邦德,很快便招致美國中情局不滿,惹起外交風波,軍情六處女特工菲爾德(傑瑪·阿特登)因此受命護送他返英。然而一夜風流之後,菲爾德卻被害慘死,邦德備受打擊。前有罪惡財團壟斷陰謀,後有中情局蓄意擋路,就連上級命令也成了絆腳石,一心復仇的邦德只得和神秘的卡米耶聯手,趕在各方勢力插手之前,用非常手段粉碎格瑞的陰謀,為慘死愛人雪恨……
智破皇家賭場後痛失摯愛的詹姆斯·邦德(丹尼爾·克雷格 飾),決定化悲憤為力量,全力追查真相,為韋斯帕報仇。他和上司M(朱迪·丹奇 飾)收到情報,追查一個曾勒索韋斯帕的犯罪組織,並遇上了美豔的神秘女郎嘉美蓮(歐嘉·柯瑞蘭寇 飾),在她的引領下調查冷血商人及犯罪組織首領多明尼克(馬修·阿馬立克 飾)。與多明尼克有不同戴天之仇的嘉美蓮,協助邦德共同展開報仇大計。多明尼克以環保組織作煙幕,事實上操控著龐大的犯罪集團,正密謀在南美洲的玻利維亞發動政變,透過協助流亡獨裁者麥德拉諾奪回政權,換取該國看似貧瘠但擁有世界上最重要資源的土地。邦德走遍奧地利、義大利及南美洲調查,同時逐步貼近韋斯帕之死的幕後黑手……在充滿背叛、欺詐與殺機的謎局之下,邦德誓必要比中央情報局、恐怖份子,甚至M快一步,粉碎多明尼克的陰謀。
拍攝花絮
·《007:大破量子危機》的美術設計丹尼斯·加斯奈爾在大學時代曾是一位極具天賦的橄欖球線衛,曾經被當時的洛杉磯公羊隊邀請參加試訓,但是他拒絕了邀請而繼續在大學進行圖形設計的學習,並最終成為了一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美術設計。
·影片中邦德和卡米麗從DC3型飛機中墜落的鏡頭是在一個名叫Bodyflight的風洞中拍攝的,這個風洞可以模擬人從10000英尺高空中自由掉落的感覺,而無需真的從飛機裏跳出去。
·為了拍攝在西耶那小城的房頂上的一段高強度追逐戲,劇組不得不將小城房頂上的瓷磚全部換下來,還特別加固了房頂,為了防止演員在拍攝中踩塌了屋頂。
·為了得到理想的效果,《007:大破量子危機》的拍攝中,用於練習、測試和實際拍攝的彈藥超過了20萬發。
·特技協調人加利·鮑威爾出身於特技世家,自1962年起,他的家族就包攬了所有詹姆斯·邦德電影的特技工作,他的父親諾舍爾·鮑威爾以及叔叔丁尼是所有康納利和拉辛比主演電影的特技師,而他的哥哥格雷格則負責了所有摩爾和道爾頓主演影片的特技工作,而加利自己則負責了布魯斯南任主角的影片以及克雷格的影片,包括這部《007:大破量子危機》。
·《007:大破量子危機》所使用的拍攝外景地超過了以往任何007影片,有6個國家之多,包括:英國、巴拿馬、智利、墨西哥、義大利和奧地利。
·在巴拿馬的科隆,由於天氣過於炎熱和潮濕,攝製組每天飲用水超過1000瓶。
·為了拍攝影片高潮部分的爆炸場景,在12天內,《007:大破量子危機》特效組在著名的007攝影棚進行了54次爆炸。
幕後製作
  丹尼爾·克雷格的再次挑戰
  2006年丹尼爾·克雷格在《007:大戰皇家賭場》中首次出演007就一炮而紅,此次他再次化身代號007的特工詹姆斯·邦德。他說“感覺好像我從未離開劇組似的,這次的籌備時間長一些,在開拍前三個月我就開始為《007:大破量子危機》這部片子做準備。一部007電影就像一部大機器一樣,需要很多動能和推動才能啟動。耶誕節後我們馬上開拍,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他對即將進行的拍攝絲毫不敢掉以輕心。“我並不覺得這次會輕鬆一些,感覺甚至更困難。大家對我們有很高的期望,這就像一柄雙刃劍,我們必須做到更好。人們都說《皇家賭場》對於邦德是個轉捩點,所以這一次我們必須再次突破。這次我們有兩位重量級人物加盟,一位是馬克·福斯特,他擅長以影像講故事;另一位是丹·布拉德利,他導演了第二部分,他的特技和動作拍攝非常出彩。把他們倆的才能結合起來是我們成功的關鍵。要想拍攝一部最好的邦德電影,就要網羅最優秀的人才。每個人都很緊張,一想到要創作出一部非同一般的電影都很激動。故事是從上一部片子開始的,但是我們要探索的是全新的東西。馬克對這部電影有獨特的理解,我對此感到很興奮。”
  《007:大破量子危機》是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中的第一部真正的續集電影,克雷格解釋道,“我們要把《007:大戰皇家賭場》中開放的結局收攏,告訴人們我們又回來了。對我來說,這部片子雖然自成一體,但是如果你把兩部片子放在一起,就會有難以置信的體驗,因為這是一個連貫的故事。”
  儘管過程艱辛,或者正是由於其中的辛苦,克雷格談起這部電影充滿熱情滔滔不絕。“我對我們的工作感到非常興奮,我們完成的工作讓我都覺得十分驚訝。我們去了那麼多外景地,這部電影棒極了,我覺得,事實上,應該說我知道我們創作出了一部非常特別的電影。”
  新邦女郎歐嘉·柯瑞蘭寇
  歐嘉·柯瑞蘭寇談起她在《007:大破量子危機》中的角色,說道:“卡米麗是個有著悲慘過去的女孩子,在她小的時候親眼目睹家人在她眼前被殺害。她經歷了很多,也因此變得很堅強。她知道是誰殺了她的家人,她的動力就是復仇。”“卡米麗聰明、專注並且很有技巧。她有戰鬥的本領,但同時她也不懼於運用自己的女性魅力。事實上,正是因為她是個女孩子,所以沒人懷疑她。”
  “當她最初遇到邦德的時候,她甚至都沒注意到他的存在,因為她的全部注意力和意志都集中在自己的復仇使命上。但是,逐漸地,她明白他們是在朝同一方向進發,雖然他們的目標並不完全一致。”
  “我不認為卡米麗一個典型的邦女郎。她是唯一一位沒有和邦德上過床的邦女郎!卡米麗這個角色有很強的個性,她知道自己要什麼,她決心已定。”
  為了拍攝片中的特技動作,柯瑞蘭寇必須要接受廣泛的訓練,她解釋道:“我一讀到劇本就覺得非常興奮,我真的很喜歡這個角色,我也很喜歡這個角色有很多動作表演。我想肯定會有很多涉及武器使用、特技、駕駛、高空墜落的戲份,還有哪兒能找到幹這些事的機會呢?在不同的教練那裏,我接受了不同的特技訓練:打鬥、划船、飆車。特技人員對我幫助很大,一切都在於學習,而他們是良師,把所有問題都解釋得非常清楚。有一場發生在派對上的戲,格林(馬修·阿馬立克飾演)要險些把我從高高的欄杆上推下去。我有恐高症,當我第一次看到佈景時,我覺得我肯定不行--我連自己公寓的陽臺都不敢走上去。但是特技小組把我帶上去,慢慢地帶我做完設計的動作。他們非常有耐心,所以我居然成功了!”
  注入現代元素的反派
  馬修·阿馬立克談起如何給007系列的壞蛋角色注入現代元素時說:“這個角色身上讓我喜歡的地方在於他的雙面性,有一個出現在公眾眼中的格林,還有一個私底下的格林。當他出現在公眾場合時,他很靦腆害羞,聲音不高,不善言談;但是私底下他完全變了一個人。他試圖殺害卡米麗,因為他認為她是在利用他復仇。一開始我問導演,我是不是應該剃個光頭,或者來道傷疤,再或者眼睛流血什麼的,來幫助我表現這個壞蛋。但是他說‘不,你的眼神就足夠了’。所以我不得不反問自己,到底什麼樣的人是壞蛋?不是幻想中的那種想要毀滅世界的瘋子,不是那樣。應該有更深層的心理特徵。如果這個角色努力想讓自己消失,不被人注意,甚至像牆紙一樣被完全忽略,那還差不多,因為這樣才能更有效地達到目的。不幸的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猜出誰是壞蛋,而這正是我們所要尋覓的。”
  “我還喜歡格林害怕血這一點,暴力是抽象的,這和今天的社會也有聯繫。我們生活在一個可以用電腦做任何事的世界裏。自從《007:大戰皇家賭場》開始,007電影發生了改變,攝製人員努力在探索一些與今天的世界息息相關的東西。”
  作為007的敵人,阿馬立克在片中與丹尼爾·克雷格有很多對手戲,但是最令他激動的是格林和007的打鬥。“我很幸運,因為通常007電影裏的壞蛋都不會打架,但在這部戲的結尾,我跟丹尼爾有一場惡鬥。格林根本不會格鬥,所以詹姆斯·邦德大吃一驚,因為這場格鬥跟他平時接受的訓練完全不同。這是一場兩只野獸的生死大戰。”
  首次拍攝007的導演
  《007:大破量子危機》是馬克·福斯特拍攝的首部詹姆斯·邦德電影。他解釋這部片子吸引他的原因:”接一部007片子對我來說是個重大的決定,因為這和我以前的作品太不一樣了。執導一部邦德電影就意味著你要在一個固定的框架裏執導。有很多東西你都不能繞過,有邦德、邦女郎、豪車,還有輝煌的歷史和數以百萬的影迷。這對我來說是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機會。我發現了在既定的框框裏創造性地講故事的方法,這讓我很興奮。我知道這也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工作,而吸引我的正是這種挑戰性。“
  《007:大戰皇家賭場》的大獲成功也帶來了壓力,福斯特繼續道:”因為《007“大戰皇家賭場》的巨大成功,人們的期望值更高了。我覺得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早期邦德電影(肖恩·康納利飾演邦德)無論從設計、外景還是風格方面都超越了它們的時代,是我的靈感來源。我看到了創造一種新的邦德片風格的曙光。”福斯特聘請了獲得奧斯卡獎的藝術指導丹尼斯·加斯奈爾來幫助他實現夢想。“我之所以渴望跟丹尼斯合作,是因為他在《楚門的世界》以及與科恩兄弟合作的其他作品裏的設計令人耳目一新。那些佈景設計都有強烈的風格,這正是邦德的世界所需要的。”
  “另一個吸引來自丹尼爾。他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演員。在心理層面上,他把邦德帶回了現實。他不是一個不可觸及的英雄,他也有缺點。他有脆弱的一面也有複雜的情緒,他也是人。”
  “我先前的許多影片都描繪了情緒受壓抑的角色。當你研究那些無法表達自己感情的人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有一種情感上的殘疾。我對這一類角色很有興趣,因為這是人類的一種普遍疾病。最終,如果你能夠對世界打開心房,你的意識會變得更清晰。我們的很多局限性都是來源於無法表達感情,邦德就是個典型例子。直到遇到維斯佩(在《007:大戰皇家賭場》中),邦德才體驗到了愛情,而這愛卻被剝奪了。邦德覺得他被欺騙了,他有點兒失去方向,無法再信任任何人。對我來說,《007:大破量子危機》的主題就是信任。”
  福斯特拍了一系列頗受好評的電影,以人物刻畫而著稱,談起如今這部動作巨制,他說:“實際上拍動作片的過程倒沒有我想得那麼可怕。在拍動作片的時候,你有一個強有力的保障系統,一支經驗豐富的擅長製作動作電影的團隊。困難的是策劃和編寫動作,而不是拍攝動作。拍動作片的關鍵是要用它來講故事,而不是為了拍動作而拍動作,因為後者非常乏味、毫無意義。”
  在《007:大破量子危機》一片中,富有異域情趣的外景地比以往46年中的任何一部007電影都多。這個決定是馬克·福斯特作出的。“異域風情是詹姆斯·邦德系列片的特色之一,它們能讓觀眾置身於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尋覓到一個合適的外景地變得很困難,因為標準提高了,整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了。我們還得考慮邦德的心理狀態,尋找能反映這一狀態的地點。舉例來說,我選擇沙漠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它代表了孤獨寂寞--也就是邦德的心情。”
        真正的007續集
  
  談起從上部戲開始詹姆斯·邦德這個角色的發展,製片人邁克爾·G·威爾遜和芭芭拉·布洛柯裏說:“在《007:大戰皇家賭場》裏,邦德感情上受了嚴重傷害,他需要從和維斯佩的經歷中走出來。邦德覺得他不可能離開崗位,他不可能找到正常的愛,也不能擁有家庭或者類似的東西。他和他的工作無法分割,而他的世界太危險和暴力,無法和任何人分享。邦德不願意將自己置於被勒索的地位,也不願讓別人承受被勒索的危險。”
  《007:大破量子危機》的劇情始於《007:大戰皇家賭場》結束後的一個小時,這標誌著007系列片第一次有了兩部真正緊密銜接的電影。威爾遜評論道:“在我們看來,在如何延續007系列方面沒有任何限制。雖然《007:大戰皇家賭場》裏有些提示,但是結尾仍然有很多尚未解答的問題,我們認為觀眾們一定很想知道答案,所以拍續集好像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對於片名以及它和劇本的關係,兩位製片解釋道:“這個名字來源於伊恩·弗萊明的一篇短篇小說,在其中它所表達的意思是:除非兩個人之間相互安慰,否則他們的關係就沒救了。也就是說如果他們不願意相互分享,他們的關係就得不到救贖。在我們的片中,‘量子’這個詞有雙關含義,它既指邦德經歷了《007:大戰皇家賭場》的傷害後在尋求一絲安慰,又正好是片中邪惡組織的名字。”
007大破量子危機 Quantum of Solace 獲獎情況
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 Film Award)  2009
Best Special Visual Effects (提名) 凱文·托德·豪格
Best Special Visual Effects (提名) Chris Corbould
最佳音響 (提名) Mike Prestwood Smith
最佳音響 (提名) Chris Munro
最佳音響 (提名) Eddy Joseph
最佳音響 (提名) Mark Taylor
最佳音響 (提名) James Boyle
金衛星獎(Satellite Award)  2008
最佳剪輯 (提名) Matt Chesse
最佳剪輯 (提名) Richard Pearson
Best Sound (Mixing Editing) (提名) Mike Prestwood Smith
最佳視覺效果 (提名) Chris Corbould
金衛星獎  2008
最佳原創歌曲 傑克·懷特
Best Original Score (提名) 大衛·阿諾德
最佳視覺效果 (提名) 凱文·托德·豪格
Best Sound (Mixing Editing) (提名) Eddy Joseph
Best Sound (Mixing Editing) (提名) Mark Taylor
Best Sound (Mixing Editing) (提名) Martin Cantwell
Best Sound (Mixing Editing) (提名) James Boyle
美國人民選擇獎  2009
Favorite Song from a Soundtrack (提名) 艾麗西亞·凱斯
Favorite Song from a Soundtrack (提名) 傑克·懷特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Critics Choice Award)  2009
Best Action Movie (提名)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  2009
Best Song (提名) 傑克·懷特
Best Song (提名) 艾麗西亞·凱斯
土星獎(Saturn Award)  2009
Best Action/Adventure/Thriller Film (提名)
土星獎  2009
最佳女配角 (提名) 朱迪·丹奇
最佳女配角 (提名) 歐嘉·柯瑞蘭寇
World Stunt Awards(Taurus Award)  2009
Best Work With a Vehicle (提名) Mark Higgins
Best Work With a Vehicle (提名) Lee Morrison
Best High Work (提名) Glenn Foster
Best High Work (提名) Richard Hansen
Best High Work (提名) Bobby Holland Hanton
Best High Work (提名) Kai Martin
Best High Work (提名) Diz Sharpe
Best Work With a Vehicle (提名) Peter Miles
Best Work With a Vehicle (提名) Ben Collins
Best Work With a Vehicle (提名) Aris Comninos
Best Work With a Vehicle (提名) Evangelos Grecos
Best Work With a Vehicle (提名) Dean Bailey
Best Work With a Vehicle (提名) Dominic Preece
World Stunt Awards  2009
Best Work with a Vehicle (提名) Rowley Irlam
Best High Work (提名) Ben Cooke
Best Work with a Vehicle (提名) Martin Ivanov
Visual Effects Society Awards(VES Award)  2009
Outstanding Compositing in a Feature Motion Picture (提名) Adrian Metzelaar
Outstanding Compositing in a Feature Motion Picture (提名) Christian Kaestner
Outstanding Compositing in a Feature Motion Picture (提名) Jon Thum
Visual Effects Society Awards  2009
Outstanding Compositing in a Feature Motion Picture (提名) 安東尼·史密斯
Motion Picture Sound Editors, USA(Golden Reel Award)  2009
Best Sound Editing - Sound Effects, Foley, Dialogue and ADR in a Foreign Feature Film (提名) Simon Chase
Best Sound Editing - Sound Effects, Foley, Dialogue and ADR in a Foreign Feature Film (提名) Ian Waggott
Best Sound Editing - Sound Effects, Foley, Dialogue and ADR in a Foreign Feature Film (提名) Sue Harding
Best Sound Editing - Sound Effects, Foley, Dialogue and ADR in a Foreign Feature Film (提名) Peter Burgis
Best Sound Editing - Sound Effects, Foley, Dialogue and ADR in a Foreign Feature Film (提名) Alex Joseph
Best Sound Editing - Sound Effects, Foley, Dialogue and ADR in a Foreign Feature Film (提名) Oliver Tarney
Best Sound Editing - Sound Effects, Foley, Dialogue and ADR in a Foreign Feature Film (提名) Colin Ritchie
Motion Picture Sound Editors, USA  2009
Best Sound Editing - Sound Effects, Foley, Dialogue and ADR in a Foreign Feature Film (提名) James Boyle
Best Sound Editing - Sound Effects, Foley, Dialogue and ADR in a Foreign Feature Film (提名) Eddy Joseph
Best Sound Editing - Sound Effects, Foley, Dialogue and ADR in a Foreign Feature Film (提名) James Harrison
Best Sound Editing - Sound Effects, Foley, Dialogue and ADR in a Foreign Feature Film (提名) Martin Cantwell
Las Vegas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Sierra Award)  2008
Best Song
Golden Trailer Awards(Golden Trailer)  2008
( (提名)
Empire Awards, UK(Empire Award)  2009
Best Thriller
Best Soundtrack (提名)
Empire Awards, UK  2009
最佳女演員 (提名) 歐嘉·柯瑞蘭寇
最佳男演員 (提名) 丹尼爾·克雷格
Cinema Audio Society, USA(C.A.S. Award)  2009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Sound Mixing for Motion Pictures (提名) Mike Prestwood Smith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Sound Mixing for Motion Pictures (提名) Chris Munro
Cinema Audio Society, USA  2009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Sound Mixing for Motion Pictures (提名) Mark Taylor
BMI Film & TV Awards  2009
BMI Film Music Award 大衛·阿諾德
Art Directors Guild(Excellence in Production Design Award)  2009
Contemporary Films (提名) Marco Rubeo
Contemporary Films (提名) Mike Stallion
Contemporary Films (提名) Peter James
Contemporary Films (提名) Neal Callow
Contemporary Films (提名) Anna Pinnock
Contemporary Films (提名) Laura Grant
Contemporary Films (提名) Heather Pollington

劇情照片

提出問題(250個中文字以內)
為了防止被大量張貼廣告,請輸入圖片中的安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