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少年行的劇情簡介· · · · · ·
1874年9月,孫中山的故鄉廣東香山遭受颶風大水的災害,損失慘重,澳門附近的海面溺斃萬余人。當時的中國已進入多事之秋、年幼的孫文在家鄉翠亨村親眼目睹這悲慘世道。母親楊氏領著孫文走進北帝毆,跪在“北帝爺”面前,孫文那雙疑惑的眼睛裏閃出問號,這些泥木雕的神像能保佑人們平安嗎?被認作北帝契兒的孫文並不能擺脫貧苦,他和村裏的同伴壹樣沒有錢念書,壹樣上山砍柴下地幹活。孫文不忍奴婢陳氏的兒子貓仔受富家子弟的欺侮,出拳相助。“太平天國”成了他心馳神往的理想,洪秀全是他心目中的大英雄,他夢想成為洪秀全第二。 孫文哥哥孫眉出洋歸來,帶回衣物銀兩,孫文壹家的生活得以好轉,孫文終於進入書塾念書,實現了他夢寐以求的願望。為什麽哥哥出洋能掙回錢來救濟全家?檀香山究竟是個什麽地方?孫文向往那個奇異的島國,他和同伴打賭,他壹定要去檀香山,1878年5月,12歲的孫文隨母親去夏威夷。 檀香山美麗富饒,人民安居樂業,在這裏孫文接受了英籍校長韋禮士的訓導:“無論是夏威夷王國的子民,還是大清帝國的臣民,都是上帝的孩子,妳們要相親相愛,如同兄弟姐妹”。孫文深受此平等博愛思想的影響,由此產生了尋求真理改良祖國的願望。四年的夏威夷生活,孫文接受了許多聞所未聞的知識。 外面是自由的世界,哥哥在檀香山的莊園裏卻顯得封閉窒息,孫文看著那些被熏得發黃的關公像,華工根仔因母親病重不能返家、只能祈求神靈保佑,管家老楊借機搜刮,愚昧的華仔們跪滿廳堂磕頭求神拜佛,他終於忍無可忍地扯下關公像。大哥孫眉壹怒之下,把孫文趕回國,剛踏上國土的孫文便目睹了清廷官兵對百姓的壓榨。他發誓早晚這壹切得改變過來,他立誌要以自己微薄之力拯救鄉親。他與幼時夥伴相聚,共商改良鄉政的大計,他提出成立夜巡團,治安防匪,並帶頭拿錢裝路燈。他看到鄉親們有難還是去求神拜佛,年少氣盛的孫文與夥伴壹起推翻供臺,砸毀殿堂。如此大逆不道的行為險些遭來了殺身之禍.鄉紳們“念其年少無知,罰紋銀20兩,逐出村門”。孫文邁著堅定的步伐毅然離去,他從心底裏呼喊:再見了故鄉,我的壹生都將為謀求民權獨立、民生幸福,民主自由而奮鬥,但是,我災難深重的祖國,妳這東方沈睡的雄獅,我怎樣才能把妳喚醒呢?